​统一热线电话:021-60304241

: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南陈陆厍
当前位置:
祝贺!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 | 作者:上海福庆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1-11-19 | 639 次浏览 | 分享到: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在京公布,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每两年增选一次。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于年初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第一轮评审会议、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会议等程序,共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张立群,男,1969年,博士。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86-1995年,在北京化工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9.6-2001.5,分别在美国Akron大学聚合物科学系和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高分子系作访问学者和博士后;

1996年,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副教授;

1998年,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1999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任北京市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成型加工”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弹性体材料节能与资源化工程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国防科工局创新团队负责人。“聚合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精品课“聚合物加工工程”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研究中心是中国橡胶科学与工程最为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也是北京化工大学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

发表文章400余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的SCI收录文章200余篇。60余次被邀在大型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大会共同主席和分会主席。译书一部,主编国内著作1部,参写国内著作3部、国际著作6部。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1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 6项,二等奖4项。第二获奖人省部级奖励4项。


社会兼职:

教育部第六届科技委国防科技学部委员、中国轮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橡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微纳米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高分子通报》副主编、《橡胶工业》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特种橡胶制品》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复合材料学报》、《世界橡胶工业》、《合成橡胶工业》、《中国塑料》、《塑料》、《工程塑料与应用》、《功能材料》、《热固性树脂》编委。美国《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Mini 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英国《Plastics, Rubber and Composites: Molecular Engineering》编委。


研究方向:

弹性体的新型增强技术与理论;

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理论;

功能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理论;

基于生物质和具有生物功能的弹性体材料;

绿色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技术与科学;

高性能弹性体制品的设计与制造;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聚合物加工工程;


获得国内奖项:

北京市优秀教师(1997年);

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8年);

北京市科技新星(1999年);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

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化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北京市高校青年师德标兵;

北京化工大学十大本科生最喜爱教师(2004年);

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第十八届茅以升科技奖;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优秀科技创新带头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012年);

何梁何利基金青年创新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

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获得国际奖项:

美国化学会橡胶分会Sparks-Thomas科技奖(每届全球1名);

日本化学工学会SCEJ亚洲研究奖(每届亚洲2名);

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Morand Lambla Award(每届全球1名);